当前位置: 首页> 历史> 中国皇朝中的智信 > 宋元时期的智信

宋元时期的智信

作者:何军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

岳飞字鹏举,河南安阳汤阴县人,为人沉厚寡言,常负气节,喜读《孙吴兵法》等书,曾拜周同为师。周同病故,岳飞又拜陈广为师,学习刀枪之法,生有神力,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斤。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、奴役的情形,心中愤慨,意欲投军,又担忧老母年迈,妻儿力弱,在兵乱中难保安全。岳母姚氏积极勉励岳飞“从戎报国”,还为岳飞后背刺上“尽忠报国”四字为训。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,与汪伯彦等向东平转移,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。泽率部众进军河南濮阳,与金军十三战,每战皆捷。岳飞英勇奋战,以军功迁为修武郎。北宋灭亡后,赵构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,南行“巡幸”。岳飞与王彦不和,自率部转战太行山区,其间曾多次袭击金军,生擒金将拓跋耶乌,刺死敌酋黑风大王,迫使金人暂时退却。李纲罢相后,宗泽和北方的民间自发抗金武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,收编了号称百万人的大军,积储了粮草。岳飞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,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。1128年金军大举南侵,进犯孟州汜水关。岳飞击败金军,凯旋后,被宗泽提升为统制。金国分兵三路全军出动,在东京开封府所属及其毗邻的州县,宋金两军进行了剧烈的拉锯战。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,虽四面受敌,仍从容地调度军队,部署战斗,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,岳飞颇有战功。宗泽和王、马等人共同制订了北伐的计划,宗泽上陈述恢复大计的奏章达24次,但始终没有取得高宗的支持。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,背疽发作,含恨离世。杜充继任东京留守,其人“性残忍好杀,而短于谋略”,置宗泽生前的计划于不顾,北伐终告夭折。金军再次南侵,岳飞奉命驻守竹芦渡,用疑兵之计打败金军,因功转武功郎。南迁扬州的宋高宗得到金军攻陷安徽天长的消息,惊慌失措,落荒逃至杭州。苗刘兵变被镇压后,高宗移驾建康,杜充借“勤王”之名,离开开封,前往建康。岳飞无奈,只得率军随之南下,开封随后陷落。高宗对杜充放弃开封的举动不加责罚,反而还命他负责长江防务,升任右相。1129年秋,金军又兵分多路向南进犯,直捣赵构所在的杭州。听到金军渡江的消息后,杜充才派都统制陈淬率岳飞、戚方等将官统兵二万奔赴马家渡,王燮不战而逃,陈淬战死,诸将皆溃,飞苦战无援,整军退屯建康东北的钟山。杜充又弃建康,逃往真州,不久降金,建康失陷。兀术占领建康府后,亲率主力追赶宋高宗。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,随后又从明州乘船,逃到海上避难。岳飞领军在后方,伺机痛击金人,转战广德境中,六战皆捷。金军以舟师浮海,穷追高宗三百里未获。兀术借口“搜山检海已毕”,纵兵烧掠明州、临安等城,携带所掠全部金银财宝,从大运河水陆并进,经浙江嘉兴、江苏苏州等地向北撤退。经过常州时,岳飞率军从宜兴赶来截击,四战皆捷。朝廷命他配合镇江韩世忠,从左翼进击金军,伺机恢复建康。金军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,被困于黄天荡,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。飞领骑三百、步兵二千冲下牛头山,大破金军,进据新城,又追至靖安,消灭了未及渡江的金军,建康得以收复。宋高宗赐御书“精忠岳飞”锦旗给飞,后又将牛皋、董先、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,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。岳飞出师大捷,岳云勇冠三军,手持铁锥枪,第一个冲上城头,襄阳六郡的胜利,震动了宋廷。岳飞入觐,向高宗提议立其养子赵瑗为皇储,遭高宗呵斥,加深两人矛盾。高宗为“屈己求和”,进一步重用秦桧。韩世忠、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,高宗不听,同金讲和。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跪在金使脚下,答应取消宋国号,每年纳贡,第一次和议达成。1140年完颜兀术废除对宋和议,亲统大军,兵临安徽阜阳城下,顺昌告急。岳飞接诏后,立即派张宪、姚政率军东进,成功援救顺昌。后岳飞挥师北上,张宪的前军攻下蔡州,牛皋的左军连克鲁山等县城,统领官孙显也在蔡州和淮宁府之间打败金兵,北方许多州县的民间抗金力量也纷纷揭竿响应,以至于金人叹"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",曹、怀、卫、孟等州都被攻克。至此,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,对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六面包围。完颜兀术得知驻扎在郾城的岳飞兵马不多,用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,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。兀术用“铁浮图”为主力,正面进攻,左右翼又辅之以“拐子马”。岳飞令其子岳云率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迎战,往来冲杀,并派步兵用麻扎刀、大斧等,上砍敌军,下砍马腿,使“拐子马”失去威力,杀伤了大量金兵。郾城之战后,金人不甘失败,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。王贵、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,岳家军“无一人肯回顾”,杀得“人为血人,马为血马”,大败金军。兀术退还开封,金军大将韩常不愿再战,派密使向岳飞请降。岳家军全线进击,包围开封,张宪与徐庆、李山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,又击败五千金军,追击十五里。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的朱仙镇,希图再次负隅顽抗。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,双方一次交锋,金军即全军奔溃。隔了两三日,大军先锋已进抵朱仙镇,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,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,不得不下令班师。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,哭诉说担心金兵反攻倒算。岳飞无奈,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,于是哭声震野。大军撤至蔡州时,当地人民要求与部队一起行动,岳飞最终决定留军五日,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。1141年完颜兀术再度领军南下,岳飞领兵第三次驰援淮西,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与抗金战斗。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,重新与宋议和。宋廷乘机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,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、韩世忠二人。岳飞回朝后,即遭秦桧党羽弹劾,他被罢枢密副使。在秦桧授意下,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,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出面告张宪“谋反”,继而牵连岳飞,岳飞被投入大理寺狱中,此前岳云也已下狱。飞宁死不自诬,乃至以绝食抗争,经其子岳雷照顾,才勉强支撑下来。万俟卨等逼供不成,为了坐实冤狱,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所谓“坐观胜负”等数条罪名,欲将飞一举定为死罪。布衣刘允升上书为飞申冤,被下大理寺处死。《绍兴和议》后,借口"莫须有"的罪名杀害了39岁的岳飞,岳云和张宪被斩首,宋徽宗的灵柩和韦皇后被送回南宋。岳飞被害后,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,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。1162年宋孝宗即位,岳飞冤狱终于平反,乃将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。由于秦桧权势太大,引来宋高宗的警觉,孙儿失去状元,权势日渐下降,其子接替相位落空,不久就一命呜呼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